很多教培行业的从业者都寄希望于今年的暑假,但随着北京、乌鲁木齐疫情先后爆发,加上境外疫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,2020年的暑假并未迎来意料中的爆发。
另一方面,最近半年疫情 网课的双重压力,频发小学生自杀的新闻,使得各地都取消了期末考试,与“减负令”不谋而合,这让不少家长都对小学年龄段的补课兴趣减弱。
腹背受敌之下,培训机构如何面对这个长期的挑战?本文由一位天津地区的教培行业从业人撰写,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01.
朋友家的孩子想报一个英语音标班,要是在往年早就人满为患了。现在机构里承诺够五个人就开班,可五个人就硬生生没凑够,别的什么阅读班作文班也是如此。
之前,我确实预测今年培训机构会火一把。当时的情况是,疫情过后,全国疫情形势好转,家长们被手机网课整得苦不堪言,复课后发现很多孩子什么知识都没掌握,零起点教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。
很多机构会寄希望于这个暑假。
可是,没想到的问题出现了。第一个问题是,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,北京形势严峻,作为邻居,我们天津虽然并无病例,可担忧还是有的,毕竟离得那么近。很多家长出于疫情考虑,不把孩子送出去。
第二个问题是,教育部下达了减负令,今年的减负不同寻常。天津地区低年级不考试,中高年级也没有像原来一样几个区统考,自己考自己判,这样考试的严谨度就差了很多。
这招确实狠,很多孩子和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,而且大政策如此,不让加大孩子压力,所以都何乐而不为,都不想学习了。
机构里会如此冷清,主要是受这两点影响。以后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,随着家长们日渐清醒,减负这事可不能错解了其中含义,培训机构的形势会不会好转,目前看还不好说。
02.
今天看到小区附近一家幼儿园正在搬家,原来这所幼儿园生源一直不错,因为疫情影响,不得已关门了。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,包括一些培训机构。
根据眼前的情况,我们不能预判,如果疫情形势好起来,那些机构或许慢慢能熬过去,但如果偶尔就冒出一两个,虽然在全国不同地区,那人们的戒备心理始终会在,那机构迎来的将是更长的寒冬。
再说减负背景,如果以后小学阶段一直不统考不排名,那小学阶段的文化课培训注定没有市场了。随着普及高中的实现,初中的培训市场也会露出冷落的光景。
一切都看当时形势,但中高考制度如果依旧延续原来的形式,那初高中的培训市场还是有的,包括目前,我看高中的培训市场并不见冷清,要靠中高考改变命运的大有人在。
这种背景下,培训市场应该何去何从呢?小学阶段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培训还是会有一定市场。比如美术、书法、乐器、舞蹈、球类运动等方面的培训,环境要好,技术要高,不然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。
还有就是,尽管网课被广大家长诟病,但也不得不说,在疫情背景下,那也是最好的选择了,总比不上要强。在未来形势还说不定的情况下,可以开发一些线上课程,即便疫情形势明朗好转,优质的线上课也是有市场的。
03.
以往培训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,虽也有风雨坎坷,但一杯羹都还是有的。现如今,在房租人力昂贵的前提下,受到疫情和减负的冲击,能不能熬过这一关还真不好说。好在这一行不怕多少次从头再来。
越是在这种情况下,越要深思,现在已经到了变革的风口,往往这种情况下,默守陈规是死路一条,变通才可能有新的生机。
有经验的人都知道,越是现在这种情况下,越有可能出现新的转机,跟上了就吃香的喝辣的;跟不上就只能喝西北风了。